5月14日,96歲的老兵楊友富(右)和73歲的兒子楊雲清闊別72年後重逢
5月12日,楊雲清一家6口踏上了去雲南尋親的列車。
  @阿琪啊:“原國民革命軍新33師97團老兵楊友富,祖籍四川夾江縣房修公社順河大隊,1918年8月出生,1942年從軍到雲南耿馬同日軍作戰,現居雲南臨滄半個山村,由於歷史原因一直未回老家……如今老人甚是思念親人,希望能找到相見。”
  重逢跨越72年
  1942年
  楊友富加入中國遠征軍,前往雲南
  2014年5月3日
  楊友富尋親微博發出
  5月4日
  志願者找到楊雲清,父子通話
  5月12日
  楊雲清一家6口前往雲南
  5月14日
  凌晨分別72年後,父子相見
  “爸爸——”5月14日凌晨兩點,雲南省鎮康縣,面對96歲的楊友富,73歲的楊雲清第一次叫出了“爸爸”。這是分別72年後,父子倆的首度重逢。
  72年前,樂山市夾江縣人楊友富加入中國遠征軍,告別家人和不滿1歲的兒子,前往雲南耿馬縣同日軍作戰,後來便在雲南定居下來。今年5月3日,在志願者的幫助下,楊友富在微博上發佈了尋親信息,併在次日找到了其失散72年的兒子——當年襁褓中的嬰兒,如今已是兒孫滿堂的耄耋老人。5月12日下午,楊雲清一家6口人,乘火車趕往雲南與老父相見。
  微博尋親:網友接力幫老兵找兒子
  5月3日,一條“抗戰老兵楊友富尋親”的信息在新浪微博迅速傳開。
  “原國民革命軍新33師97團老兵楊友富,祖籍四川夾江縣房修公社順河大隊,1918年8月出生,1942年從軍到雲南耿馬同日軍作戰,現居雲南臨滄半個山村,由於歷史原因一直未回老家……”雲南志願者武思琪(微博名@阿琪啊)在微博中說,老人當年從軍抗戰時,兒子楊雲清還不到1歲,“如今老人甚是思念親人,希望能找到相見。”
  96歲父親尋找73歲兒子,分離72年的親情引髮網友們的關註。四川抗日老兵救助會也把消息轉發到QQ群里,通過QQ網友擴散。樂山抗戰遠征軍聯絡小組的志願者游小玲、謝家俊看到消息後,也幫忙打聽楊雲清的消息。
  父子通話:73歲老人第一次叫“爸爸”
  但是根據楊友富提供的資料查詢,夾江並沒有“房修公社順河大隊”。志願者們多方打聽,得知老地名已改為“順河鄉龍興村”。5月4日,志願者輾轉聯繫上了村幹部。“村裡確實有個叫楊雲清的老人。”村幹部告訴志願者,其父親也確實在70多年前當了兵,離開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。
  情況的吻合,讓志願者們興奮不已,迫不及待將信息反饋到雲南。隨後,志願者們又趕到楊雲清的家中,為兩位老人進行電話連線。“爸爸!”電話這頭,73歲的楊雲清此生第一次喊出了“爸爸”這個久違的稱呼。而在電話那頭,96歲的老兵楊友富聲音激動,一連答應了好幾聲“哎!哎!”
  雙方在電話里約好,楊雲清帶上家人,前往雲南見面。通完話後,志願者們又幫忙互相傳了照片。看到手機屏幕上的父親,楊雲清連連感慨:“完全認不到。”
  雲南相見:老父看手指頭辨出兒子
  5月12日下午兩點半,峨眉火車站。楊雲清一家6口人,踏上了開往昆明的K113次列車。與楊雲清同行的,有兒子和兩個女兒,還有孫女和男友。“我爸說這是大事,喊我們都要去。”兒子楊培全說,自從5月4號聯繫上後,父親幾乎每天都和爺爺通電話,這幾天高興得覺也睡不好。
  楊友富現在的家,在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勐捧鎮半個山村。14日凌晨,楊雲清一行抵達勐捧鎮,楊友富派了另一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去接。半個山村很偏僻,他們坐的麵包車足足開了一個半小時。到家的時候,已是凌晨2時許,楊友富還坐在屋檐下等著,身邊圍滿了現在的家人。
  “爸爸!”楊雲清快步走上前去,楊友富也從椅子上站起,緊走兩步握住兒子的手。楊友富捧起兒子的左手,看到殘疾了的中指,“真的是你哇!這個指頭是你還不到1歲的時候宰斷的。”
  親 情 仍 在
  四世同堂大家庭
  今天拍一張全家福
  “這是你弟弟,這是你妹妹,這也是你妹妹……”拉著楊雲清的手,楊友富挨個介紹家人。從戰場上下來後,他認識了現在的老伴,併在這裡重新安了家,生下了3個兒子、3個女兒。如今,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,不算夾江趕來的親戚都有30多人。
  互相寒暄之後,夜已經更深了,坐了30多個小時車的楊雲清等人被安排休息。“爺爺和爸爸好像有說不完的話。”楊培全說,大家都去睡覺的時候,兩位老人還在說話,拉著的手沒有松過。久別重逢,說得最多的仍是當年的事。爺爺告訴父親,自己當年如何參軍,又如何上陣殺敵,如何就地安家。父親則告訴爺爺,在他走後不到兩年,母親就改嫁離家了,是爺爺、奶奶將自己拉扯大。
  聽到這裡,楊友富沉默了一陣。但他很快又問起,夾江的房子搬了沒有。當得知房子已修了幾茬,日子也比原來好得多時,忍不住感嘆:“真想回去看看呀。”
  昨天一早,楊友富和楊雲清早早起了床。因為是第一次到雲南,楊友富讓兒女們帶大哥一家人四處轉轉。“和我們那邊農村差不多,但氣候差異明顯,這邊主要種甘蔗。”楊培全說,自己和女兒等人興緻勃勃,但父親只轉了一會兒,就又回去找爺爺說話去了。兩人說起,上世紀70年代時,爺爺曾從雲南寫回幾封信,但後來因地名更改等原因,聯繫就再次中斷了。
  上午10點多,吃過早飯後,楊友富開始安排晚飯,讓兒女們殺了一隻羊,來招待久別重逢的大哥一家。“看得出來,這邊家裡經濟很拮据,比我們夾江那邊家裡還要差一些,但感覺得到從上到下對我們都很熱情。”楊培全說,爺爺15號還要擺酒席請客,以慶祝這次久別重逢。除了家裡人,周圍一些鄰居也在邀請之列。
  從昨天開始,一些在外打工或居住的孫輩們,已經開始陸續趕回半個山村。“爺爺說,要照個全家福。”楊培全說,看得出來大家很重視這份親情。
  親人約定
  老父鄉音已改 約好常“回家”看看
  按照計劃,楊雲清一行將於16日返回四川。“雙方都有丟不開的生活,爺爺的口音已經完全變了,要說得很慢父親才聽得懂,而且兩地的生活差異也比較大。”昨天只吃了兩頓飯的楊培全說,這次見面除了親情讓他們感動,爺爺的身體狀況也讓他們滿意。除了耳朵有點背,爺爺身體還算硬朗,精氣神看起來都很不錯,看樣子會活到100多歲。
  “爺爺身體好,以後見面的時間還多。”楊培全說,父親已經和爺爺約好,以後會儘量抽時間去看他,其他親戚們之間也說好,哪怕是以後爺爺不在了,雙方也要儘量多來往。楊雲清也向雲南的親戚們發出了邀請,請他們年內到四川走走看看,“他們答應說,一定會來”。
  今天,96歲的抗戰老兵楊友富將擺下酒席,慶祝與73歲兒子楊雲清分別72年後的重逢。明天,楊雲清一家將啟程返回四川,雙方約好平日里多打電話,今年內爭取再見面聚會一次。 文/圖宋雪華西都市報記者丁偉
(原標題:分別72年 兒子喊出第一聲爸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d21gdgp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